再造一个新山西 煤炭大省转型跨越
在这样一个看起来似乎悲观的短期氛围下,其实也蕴含着新的机会。
特别是在服务可得性差和收入水平低的地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诸多障碍,消费者的金融知识、投诉技巧组合和市场结构都会对此产生较大影响。普惠金融的外延主要涉及边界问题,即普惠金融的服务对象的范围。
六是,普惠金融考虑成本可担。这就会抑制他们的有效需求,不仅难以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务,更容易受到销售误导和欺诈等侵害。截至2014年初,县域银行个人结算账户普及率仅为58%,而城市地区则为74.1%。探讨设立社区银行的实现模式,发展成为老百姓身边的银行。农民贷款的频率高、数额小、抵押或担保少,单笔业务成本高,这些都导致了农村地区存贷比远低于城市地区。
第四,加大财税扶持力度。但由于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增长不平衡和收入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农民金融需求尚未充分得到满足,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尚未根本改善,城市低收入人群也很难分享到金融发展的实惠。事实上,相当部分外汇储备已经转化成了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的房产,转化成为国内、外投资者、投机者的利润。
例如,我们发现,货币当局实施的宏观审慎政策虽然打击了利用远期售汇合同套利的投机者,但是,也让整个远期市场陷入萎靡,签约量远远低于8.11汇改之前,客观上增加了企业避险成本。尽管此后远期结汇和售汇签约数均大幅走低,但是,远期售汇合约仍然多于远期结汇,最近这种趋势又有进一步的发展。但是,资本管制有各种不同的方式。央行之所以能够这样做的前提条件是:有足够的外汇储备以资使用。
既然贬值压力不能消除,贬值预期也就无法消除。这表明当时市场认为未来人民币汇率会更加稳定。
2016年上半年,在出境人次同比增速放缓至4%的情况下,服务贸易项下的旅游换汇同比增速反而增长至接近20%。自2005年到2015年的十年间,大家都说要打掉人民币升值的非理性预期,打而不掉,结果国际收支不平衡迟迟得不到纠正,资源的跨境、跨时分配严重扭曲,大量热钱流入中国进行套利、套汇。贬值预期也反映在人民币的波动率上。事实上,自从2015年12月,央行正式公布CFETS指数以来,只有2016年2月和7月,收盘价小于开盘价平均值。
这种一致性预期对央行的货币政策造成严重掣肘。但是,当人民币汇率处于贬值通道的时候,已经损耗的外汇储备中的相当部分(不是全部)并非藏汇于民而是资本外逃。期间,美元指数升值4.5%,而衡量人民币一篮子货币波动幅度的CFETS指数基本保持稳定。降准释放的流动性越多,本币贬值预期越强,就越是会促使投机者拿这些钱去买汇炒汇,由此形成循环。
不过,在过去一年中,中国企业外债已经大幅度减少,应该不会因为人民币的大幅度贬值而受到不可承受的冲击。而外部条件确实是发生了一些出乎意料的变化:先是英国脱欧,最近是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
进入 余永定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汇率体制改革 汇率 。银行资产负债表币种错配。
国内也并未出现任何足以恶化人民币汇率预期的政策变化。更何况中国还有资本管制这一道最后的防线。需要强调的是,尽管加强资本管制十分必要,但资本管制的副作用也是巨大的。不仅如此,在缓慢的贬值过程中,当一部分贬值压力得到释放后,新的贬值压力又会出现,导致更多外汇储备的损耗。人民币贬值并不想许多人想象的那么可怕。人民币的贬值将减少资本管制的压力。
但由于对人民币汇率在短期内急剧贬值的可能性估计不足。2016年10月,收盘价每日平均贬值40个基点,达到8.11汇改以来最高值。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美元资产收益率上升所导致的美元指数上升,以及资本外流、外逃加剧,必将对人民币造成更大的贬值压力。在人民币汇率处于升值预期时,出口企业会同银行签订远期结汇合约,提前锁定美元结汇换取的人民币数量,避免美元贬值损失。
从现在到特朗普政府上台之前的这段时间是放弃对外汇市场的干预、让人民币贬值到位的窗口期。央行在2016年第二季度的货币政策报告中指出:若频繁降准会大量投放流动性,促使市场利率下行…….导致本币贬值压力加大,外汇储备下降。
与此同时,远期售汇的签约数量则较低。不少人担心,一旦听任人民币贬值,大量人民币被换成美元,人民币就会一贬到底。即便汇率出现暂时超调,最终还是会回到由基本面决定的水平上。需要强调的是,在目前的汇率制度下,无论人民币是升值还是贬值,是缓慢贬值还是加速贬值都是同央行对外汇市场干预的力度变化相关的。
2016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开了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定价规则具体内容:当日中间价=前日中间价+[(前日收盘价-前日中间价)+(24小时货币篮子稳定的理论中间价—前日中间价)]/2。贬值过程又要持续多久呢?在长期的缓慢升值过程中中国积累了4万亿美元外汇储备。
对企业来说,追加保证金意味着当期的财务支出,增加了企业利用远期合约规避汇率风险的成本。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人民币汇率贬值的加速?从内因来看,尽管2015年以来,外汇市场上一直存在人民币的贬值压力。
目前最常见的说法是,一旦贬值,动摇信心,人民币就不知道要贬到哪里去了。这表明市场上仍然有很多潜在的空头,一直在等待时机做空人民币。
汇率浮动应该放在资本项目自由化之前。这是反对过早开放资本项目的重要论据,但不能用于反对停止干预外汇市场(当然不是绝对不干预)。这种说法有何根据?在世界经济史上什么时候曾经出现过这种情况: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顺差国,经济增速远高于全球平均增速、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金融资产收益率高于美国的国家,这个国家的货币会贬值20%到25%。最近人民币实际波动率逐步稳定,但隐含波动率仍然比实际波动率要高出2.5左右。
在过去人民币升值预期背景下,中国企业借入了较大规模外债,一旦人民币贬值,企业的人民币计的债务有可能会急剧上升。无庸讳言,当前在外汇市场上存在较强的人民币贬值压力。
我们所主张的停止干预是建立在保留资本管制这一前提上的。总之,虽然收盘价+篮子货币的汇率形成机制较好的实现了引导人民币逐步贬值的政策,但却使市场长期无法出清,无法实现汇率的真正双向波动。
中国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尝试过第二种方法,并取得成功。而且,即便国内外汇市场不存在人民币贬值压力,如果美元指数上升,按照新的中间价定价规则,人民币也会贬值。